姚璐:摄影中的传统与现代

记者:中央美术学院“十年 曝光”摄影展将在11月19日开幕,请您从整体上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展览吧。  
姚璐:摄影系从独立出来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的时间段肯定是需要有一个交代和总结的,恰恰这十年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最持续发展的高峰状态,我们的摄影系正好赶上这个时代,所以就跟着这个曲线一直到现在。所以对于这个展览,我觉得首先十年有个意义,还有就是十年做一次展览做个总结也很有意义。而且我觉得这个展览很好,因为它不只是立足于美院本身,如果仅限于教师成绩展,可能就显得有点小了。其实这个展览正好捆绑在中国当代影像这么一个范围,美院的摄影作为中国当代影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展览中还包含中国当代影像中的大的体块,所以这个展览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者:我注意到在展览名单中,不仅有美院教师,美院在校生,还有美院毕业生,甚至艺术家,这是不是也是基于刚才您说的这个展览并不只是立足于美院,而是面对中国当代影像?  
姚璐:是的,当然,只是通过这个展览来代表中国当代影像,我觉得也不是很客观,但这是一个策展的方式,策展人有他自己的倾向,但是它有一定的代表性。 
记者:在这样一个具有总结性的展览中,策展人有没有在策展的过程中赋予展览以批判性的观点?因为现在的当代艺术通常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姚璐:是这样。我觉得从策展人找寻的这些个作品,和这些作者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批判性,可能每个作者关注着不同的方面,这些艺术家在中国摄影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而他们在艺术中主张的他们自己的见解,还有其作品所代表的方向,其实就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 
记者:当时选择作品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基于尽量涵盖中国当代影像的出发点?  
姚璐:我想是这样的。因为姜节泓也是尽可能的找寻全面的能代表中国当代影像面貌的作品。 
记者:近二三十年,中国影像得到快速发展,从以往的画意摄影到现在的多元化,您是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发展历程的?  
姚璐:其实不光是中国,世界上也是这样的。摄影的延续性和发展都有一个相似点,从以往的风光摄影到后来的沙龙摄影转变为用摄影的语言表达一个主张,就演变为当代摄影的模块,中国摄影的发展也是这样,早期的新闻记者出现以后,紧接着出现的新摄影,然后慢慢的影响到我们的商业摄影,当代摄影中可能更多的不是摄影师在操作,可能更多的是艺术家作为自己的一个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 
记者:是不是因为这种照相机操作者身份的变化导致了摄影的多元化?  
姚璐:我想是的。因为艺术家的介入,可能把艺术的语言丰富化了。可能早期的摄影更多的是注重技巧性和画意的美感,或者是摄影本身的那种美感。现在跟多的可能是图片后面摄影师要说明什么,现在来看这个可能更重要一些。 
记者:是不是现在中央美院摄影系的教学中就非常注重这种观念的培养呢?  
姚璐:中央美院摄影系的教学,首先是技巧上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而且作为二年级进入工作室以后就有更为严格系统的方式,然后到了三四年级以后就更加注重他们观念的培养,可能也跟中央美院的传统有关,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在一个绘画的大前提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往这方面去转,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局限于学生只做当代艺术,这个也不现实,因为摄影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方式,所以作为商业摄影,也是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最终可能会有两个走向,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 
记者:这种方向的选择是否是由学生自主选择?  
姚璐:对,我们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会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摄影系其实是给学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然后逐渐认识自己,自主选择方向。 
记者: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当代艺术也正面临一个转型期,那么摄影的艺术市场如何?  
姚璐:其实摄影的艺术市场跟当代艺术的整个市场是亦步亦趋的,2008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经济危机,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低谷时期,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走出来,但是已经好转了很多。实际上那次经济危机是一次筛选,因为在之前市场很混乱,整个中国当代艺术也是在一种不正常情况下的虚假繁荣。经过一次经济危机的洗涤,现在想起来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洗涤了很多不好东西,沉淀下来的实际上是一些非常好的。所以我觉得将来的市场会慢慢恢复,我也了解到有些画廊现在也正在好转。这是个好消息。我觉得可能最重要的是一种秩序的恢复,市场秩序的优化,虽然恢复的慢一点,但是前景还是不错的。 
记者:不管是当代艺术市场抑或是摄影的艺术市场,都需要一个体制来进行对市场的规范?  
姚璐:对。我们特别需要的是守纪律的市场。 
记者:我了解到,其实摄影界现在存在两股力量,一股是学院派,还有一批人在搞摄影,但是没有接受过学院的教育,算是一种在野状态,您怎么看待这两股力量?  
姚璐:其实我之前也听说过有人称美院为学院派或者央美派,顾铮老师当时来美院看展览的时候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但是我当时就说我们应该警惕了,或许这不是一件好事。当然这是一个玩笑。其实在野派和央美派的区别不是在以个风格上,而是在一个受教育的历程上,相对来说,学院出来的可能受过一种相对比较系统的教育,这对于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摄影教育的基础。在野的可能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自学或者各种渠道,来掌握知识,其实最终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摄影师最终想要做什么。学院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在毕业以后把他学的知识很纯粹的应用到他的创作中,可能相对就比较集中,看起来可能就像一股势力一样,而在野的可能看起来力量就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这么集中的力量,而且存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其实我觉得还是以最终作品的好坏来判断,这两种力量是殊途同归的。 
记者:中国以前有很多摄影展,非常注重摄影作品画面的质量,而相对来说观念摄影还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姚璐:其实你说的那种摄影展当时叫做摄影比赛,注重影像质量,其实现在很多摄影展不叫摄影展了,叫做影像展。作为影像质量,我觉得应该是自始至终需要坚持的,只不过这个坚持的过程中他的成分,还有利用这个影像质量来做什么,其实还是回到一个摄影语言的问题,如果一味的只追求质量就是所谓的技术和以前的摄影沙龙。艺术家的这种摄影是在确保了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强调它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记者:我们身处艺术界,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艺术影像,其实在艺术圈之外的更多人还是认为一幅曝光很准确的图片是一幅好作品,您对艺术摄影在这种广度上能否得到认可的问题怎么看?  
姚璐:我觉得你刚刚说的是第一层认可,然后第一层之外就是当代艺术更强调的思想性和观念性,就像你刚才说的图像之后的故事。但是对于老百姓的视觉接收程度来说,他们能够认识到第一层意思也不错了。因为不管小众是什么,摄影还以一种欣赏一种唯美,但是可能当代艺术家对此并不满足,他更多的想通过这样一种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好比一个字写得很好,如果仅仅是一个字,那就只不过是一本字典,但是如果字变成了诗,变成了文章,就有了另一层意思。 
记者:接下来我们进入您的作品---《中国新景观》,您自己是如何解读这系列作品的?  
姚璐:原来也是一种偶然看到了这些垃圾,但是这些垃圾有些非常形象,像中国的山水画,就自然而然的想通过摄影这种方式将其转换过来。首先摄影很真实,这种真实的转换,可能更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假如是画画转换过来的话,可能会掺杂更多的主观性,所以摄影中的技术性还是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的,同时这些东西拼成了一个山水画,有很多意义在里面。首先,山水画是一种很美的,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情怀,但是构成这种情怀的元素却是垃圾,于是就可以产生很多的联想,所以可能大家一看就能理解这系列作品中所阐释的质疑或者是批判当下的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破坏,对于艺术家来说,里面有呼喊,同时也有一种无奈。 
记者:您当时在做这系列作品的时候是首先关注到一个社会问题然后通过摄影表达出来,还是通过照相机发现了社会问题?  
姚璐:应该是后者多一些。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没想这么多,拍摄过程中仅仅是因为他的形象非常有意思,做的时候更多是想把他做成一种山水画的美感,但做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在这些拍摄的后面隐藏的诸多的社会问题。 
记者:您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姚璐:我现在还在继续做这个系列,但是这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我正在改变,改变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遵循的是,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个人对中国传统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同时愿意用现代的语言将传统与现实进行嫁接。 
记者:现在很多艺术家也都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在当前的现状下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姚璐:我觉得作为当代艺术家不可能去扭转或者说改变什么,但是我觉得艺术家可以进行呼吁,或者说能做一些让人们不要忘记我们祖先的根基文化的事情,另外不要在这种大的西方的思潮来侵蚀我们的时候把我们自己的东西给淡化了。因为整个世界在沟通无障碍的前提下都面临一个东西方文化冲突的问题,但是可能我们现在自身的危机更严重一些。所以作为艺术家这方面的忧患性更强一些。 
记者:其实艺术家只是把这些问题揭露出来,而不是去支持东方文化或者西方文化,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姚璐:对。因为其实文化更多的应该是相互借鉴,而不是侵蚀,即便是侵蚀,也是融合,而不是一种殖民的状态。其实东西方文化说冲突也罢、借鉴也罢,可能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在某个时期达到一种焦灼,然后在某个时期又达到一种平衡,可能永远周而复始,遵循一个循环的轨迹,也可能在这种对抗中能催生出新的文化业说不定。所以很难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阶段,但总的来说还好,至少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思考这些问题。 


艺讯网记者:张立涛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