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立艺者先立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研究

齐白石,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名师。齐白石先生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一生之中多次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前身北平艺专[1],而白石老人也十分看重这份教职,多次回忆他的艺专教授生涯。[2]而齐白石的艺术也持续影响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几代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收藏机构,目前藏有齐白石先生作品47件,经鉴定除少数作品存疑外,多为真迹精品,四十多件作品涵盖了齐白石创作的各个时期和各种题材。

本文将通过介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的基本收藏情况,包括作品的来源、题材、时期,来梳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齐白石作品收藏方面的建构和特点,同时还将介绍部分重点作品,尤其是体现齐白石与师友、与美术学院之间渊源的作品。

 

一、购藏以研学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也是新中国最重要的美术学院,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学术高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更名于1998年,其前身为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始建于1953年,最初的馆藏承接了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前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旧藏,这些旧藏的收藏年代最早可追溯到1918到1923年建校的北京美术学校(图1)。作为一个基本完整的入藏序列,如何来认识馆藏齐白石作品及其意义呢?从美术馆的专业角度出发,我们需要了解作品的来源情况,梳理入藏的脉络和历史背景;明晰作品的创作时代与题材,研究征集者的征集意图;厘清作品内容与归属,挖掘作品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观众认识和理解齐白石艺术。

1578275170463570.jpg

图1 “北京美术学校图书室”收藏印

1.购藏是主要途径

根据账目记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几个主要途径:一、国立北平艺专旧藏;二、学院相关机构转移;三、上级单位划拨;四、建国后,从文物商店、西单商场、宝古斋等处的购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来源方式统计
来源方式
作品数量
占百分比
备注
国立北平艺专旧藏
1
2.1%

购买
29
61.7%

建国后院内转移
6
12.8%

上级单位划拨
6
12.8%

未标明
5
10.6%

齐白石虽在北平艺专与中央美术学院前后任教长达三十余年,但作为教学资料和教师作品留存于学校的仅有几件,且以书法为多。这可能与齐白石画作热门、价高,职业画家不轻易赠画的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近代中国学院美术教育中,美术品收藏并未受到重视,目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其他北平艺专教师的作品也并不多。

馆藏齐白石作品多是建国后的购藏,购买时间主要集中在1960至1963年间,进入上世纪80年代就再无作品入藏。这一时期购藏齐白石作品有客观的历史原因所在:其一,1950年《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颁布与实施,导致民间古玩市场基本停滞。直到1956年琉璃厂的十几家老字号完成了公私合营,1960年文物商店成立,古玩市场才有了新的流通模式,文物商店以国家的名义收购文物,一方面以收集流散文物、向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提供文物为第一要务,另一方面,面向民众和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3]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在京国家单位中的重要美术教育部门,具有收藏优势,美术学院购藏了古代、近现代绘画及文物几百件。[4] 其二,建国后,齐白石已成为国家艺术形象,社会影响力较大,大量购藏齐白石作品,也是齐白石艺术地位的体现。目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作品中,除近年艺术家整体捐赠外,齐白石作品的收藏数量,是自主征集艺术家个案作品数量最多的。

通过对齐白石作品收藏来源的分析,可以看到,齐白石作品的收藏过程反映了建国初期博物馆藏品征集的主要途径——购买,且大都不是从私人手中直接选购,而是通过文物商店等国营单位,向民间征集后再购买。这种时代特点,与目前国内美术馆界以艺术家捐赠、展览赠予等方式进行征集的方式是明显不同的。

2.创作时代涵盖齐白石整个艺术生涯

从创作年代来看,馆藏齐白石作品中,创作年代最早的《麻姑进酿图》《潇湘赠别图》《芦雁》都创作于1894年左右,属于齐白石早期人物绘画的代表风格,最晚的《腊梅八哥》创作于1953年,时白石老人已93岁,作品的创作跨越了近60年,基本涵盖了齐白石艺术生涯。其中,1890—1900年作品 6 件,1905—1911年作品 5 件,1920—1930年作品 11件,1934—1948年作品 16件,1949—1953年作品9 件(参见附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基本情况表》)。通览这些作品,便可管窥齐白石长达60年艺术创作之路的发展与流变,并且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研究齐白石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题材广泛

从馆藏齐白石作品的题材上看,囊括了齐白石创作所涉猎的人物、山水、花鸟(参见附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基本情况表》)等。而这些也都是齐白石在不同时期所擅长和专攻的题材,并且其中多为精品。如齐白石早期工人物,馆藏中既有《麻姑进酿图》《烹茶图》,也有描写儿童游戏的《人物》4幅,而其中的《放风筝》则是齐白石作品中并不多见的题材,也体现了美术学院购藏者眼光独具。作于1924年的《花卉草虫册》可谓齐白石衰年变法期间的精品,也是齐白石草虫画中的精品。在齐白石创作高峰期的20世纪20至40年代,花鸟鱼虫成为绘画的主题,馆藏中就包括了齐白石这一时期创作的梅、鹰、草虫、虾、蟹等精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创作年代和题材都相对全面,通过这些藏品可以较全面而直接地看到齐白石艺术的特点,尤其是许多精品在绘画上的造诣。另一方面,对于各时期作品的完整收藏,有利于更为客观而立体地认识齐白石的艺术人生,对于学院学者与学生的研究及借鉴艺术家的成长道路也是十分有益的。

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并非来自捐赠,大多是在市场上分多次挑选购买完成的。目前虽然没有资料明确记载谁参与了这些作品的征集,但从作品的构成可见当时征集者对于购藏齐白石作品,应有着宏观的构想。其目光已远不局限于对齐白石艺术成熟时期的典型艺术风格的追捧,这体现出征集者是从学院艺术教育和美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并表现出对齐白石的绘画学习与演变、直至风格成熟过程的研究兴趣,以收集齐白石各个时期艺术精品为目标,试图构建相对完整的齐白石收藏个案,这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齐白石作品的亮点。

这种全面的收藏观念是建立在艺术史研究目的的基础之上的,是区别于个人藏家单凭个人喜好和市场冷热进行收藏的一个重要特点。纵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中国书画收藏的构成,基本上也都是这样一个思路。通过市场购买完成了一个在中国美术史基础上的中国书画图史的建构,基本上是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的,这与其他国家其他收藏单位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中国的美术馆等专业收藏、研究机构应如何主动建立自己的收藏系统和序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对这方面的讨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齐白石作品收藏等收藏序列的建立过程是这方面很好的案例。

这批藏品在历史的沉淀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其间既有齐白石的艺术脉络,也有研究者的研究脉络和时代眼光。

 

二、笔墨以寄情——部分齐白石藏品的介绍与钩沉

中国传统文人绘画讲究托物言志,寄情于笔墨。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绘画中,不仅仅是物象的呈现,更多的是借物像抒发作者的胸中之逸气,所以,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成为理解画作的重要前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齐白石作品收藏,体现着齐白石非常高的绘画造诣。对于齐白石艺术上的贡献,学界已有深入研究,在此不再赘述。下面拟介绍一些馆藏作品,着重于作品的创作年代、背景、作品中所提到人物与齐白石的关系等,偏重于艺术史研究范畴的意义。

1.浓浓友情

齐白石好恶分明,对帮助过他的人念念不忘,饱含感情。从《白石老人自述》中就可以了解齐白石一生珍重友情,交友广泛。齐白石可以在艺术上走到巅峰,除去自身的天资与勤奋外,人生中的师友在各方面帮助与提携,使得习画晚、基础弱的齐白石得以在艺术界站稳脚跟,并越画越好。馆藏齐白石作品中,许多作品都与齐白石的友情相关。

1578275257591585.jpg

图2 洞箫赠别图 齐白石 1894年 纸本设色 立轴 152x45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5280259640.jpg

图3 麻姑进酿图 齐白石 1894年 纸本设色 立轴 130x67.5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此两幅作品同作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一为冬月所作,一为十一月十六日所画,时间也十分相近,这两幅作品应是齐白石早期人物仕女图的代表之作。画中人物刻画传神,用色雅致,气息生动。最初齐白石绘画入门,是画神像、写真像,师萧传鑫、文少可两位老师,27岁后拜恩师胡沁园,学习工笔花鸟草虫。齐白石32岁左右,在地方上已小有名气了,“并不专搞画像,山水人物,花鸟草虫”[5],以仕女人物在家乡“独步一时”[6],定制作品的人十分之多,齐白石也靠着这般手艺养家糊口。目前所见,齐白石的仕女画中,头饰、脸型、服饰、背景等都多有相同[7],美院美术馆藏此两幅作品中,女子形象也十分相似。虽有千篇一律的图示感,但并不影响画作的质量。齐白石仕女画中,女子低头含笑,纤纤而立,裙摆随风飘动,用笔虽松动飘逸,但不失人物结构。可见,齐白石虽为卖画换钱,但本着质朴、认真的本性,对待每一张画都十分认真。

1578275465200495.jpg

图4 洞箫赠别图 局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从这两幅画中题款的口吻可以看到,齐白石与画作收藏者之间关系应十分密切。《洞箫赠别图》题跋为:“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画于时园,奉□老弟大人清赏。兄齐璜并题。”(图4,题跋局部)光绪二十年为1894年,齐白石与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等七人组建龙山诗社,七人之中齐白石年纪最长,被推为社长[8]。此作在“时园”画成,而时园[9]应为齐白石龙山诗社好友罗真吾、罗醒吾兄弟家,可惜的是题跋中画作受赠者名字被挖去,只留有半个笔画。画中齐白石与此人以兄弟相称,作画地点又是诗社好友家中,所以笔者推测画主应为罗真吾或罗醒吾弟兄。画中所题诗句“江上送君行,依依泪欲倾。碧箫千古恨,红豆一生情。吹月明年约,登楼何处声。章台春柳绿,打不尽黄莺。”为齐白石所做,从中可窥见此时齐白石的诗作水平。查《齐白石全集第十卷》辑录齐白石所做诗句《醒悟弟索画洞箫赠别图并题》,与此画中题诗文字一致,可知此画确是齐白石为罗醒吾所画。在《白石老人自述》中齐白石也提到,诗社活动“兼及字画篆刻”[10],可知当时诗友间,切磋也颇多。此画是齐白石早年与诗社兄弟真挚友谊的见证。

1578275556980952.jpg

图5 齐白石 寿 湖南省图书馆藏 款题:晓村先生大人志庆。濒生齐璜。 印章:齐璜印信

另一幅《麻姑进酿图》中的“晓村先生”目前暂无考证。应该也是齐白石的熟人或好友。湖南省图书馆藏《寿》一幅(图5),画作题跋“晓村先生大人志庆”,与馆藏《麻姑进酿图》中题字相同。此幅《寿》从中可看到齐白石在红底之上,以人物、山水组成“寿”字,是民间艺术的典型样式,取“群仙祝寿”之意。为晓村先生作画,齐白石可谓颇费心力。

1578275749782622.jpg

图6 乌巢图 齐白石 1899年 纸本水墨 立轴 47x80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5785934645.jpg

图7 芦雁 齐白石 1894年 纸本设色 立轴 41x73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齐白石与诗友罗真吾、醒吾可谓当时的挚友,馆内另有一幅齐白石早期墨笔山水《乌巢图》也为齐白石为真吾、醒吾兄弟所做,更为有意义。此画作于1899年,题跋写道:“光绪乙亥十月初二日,龙山社长齐璜为真吾、醒吾庐墓作。 ”“庐墓”是指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的小屋,以守护坟墓。可见此时罗真吾、醒吾兄弟家中应在治丧,正在守孝期间,二人情绪也当十分低落。画中齐白石自称“龙山社长”,犹有兄长关怀之意。画作墨笔勾勒,色调清素,矮山静水,几株枯木间可见真吾、醒吾二人守在搭建的茅草棚内外。此画作于旧历十月,天气已渐渐寒冷,画中寒冬之意表现真切。齐白石此画情感定给罗家兄弟不少温暖。

齐白石不光对于罗真吾、醒吾兄弟好友的感情很深,对罗氏兄弟的父母也极为尊敬。罗真吾、醒吾的父亲名为罗晋卿,馆藏约创作于1894年的《芦雁》,题款“晋卿老伯世侄璜”就是齐白石为老人所画的早期作品。画作还很稚嫩,未体现出齐白石明显的艺术风格,但对芦雁的刻画十分生动,同一题材风格的作品湖南省博物馆也有收藏。而齐白石为晋卿老伯所画作品也不止这一幅,可查到的还有辽宁省博物馆藏《赐桃图》。

馆藏三件早期作品都为罗家所做,可见齐白石早期社交圈中,罗家与他的感情十分深厚。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1/sy_1578276351769925.png

图8 人物四屏 齐白石 1897年 纸本设色 立轴 66x32cmx4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6379877691.jpg

图9 虾 齐白石 1945年 纸本水墨 立轴 89x33.5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齐白石早期与黎家兄弟关系十分密切,其中黎鲽庵(铁安)[11]是齐白石要好的刻友,据白石老人回忆“铁安尤其精深,我就向他请教:‘我总刻不好,有什么方法办呢?’铁安笑着说:‘南泉冲的楚石,有的是!你挑一担回家去,随刻随磨,你要刻满三四个点心盒,都成了石浆,那就刻的好了。’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很有至理。我于是打定主意,发奋学刻印章”。[12]  创作于1897年的《人物》四条屏,描绘了儿童放风筝,玩铜钱,踢毽子,拍球四个游戏场景,绘画风格模仿钱慧安[13]。在第三轴当中题“为鲽庵先生之属”,而齐白石以“白石草衣”自称,可见对鲽庵先生的尊敬。

另见1945年《虾(轴)》中题跋“八十五岁老人白石,惜故人鲽翁不见我衰老堪怜。”其中“鲽翁”是否也可能为黎鲽庵的尊称,这位白石老人青年时的好友呢?李季琨曾在文章《齐白石之佛缘及其佛像画述略》中举例款识为“鲽翁先生雅教”的《坐佛图》是为黎鲽庵所作。[14]不过清末名人樊增祥[15],又名樊樊山,晚年号鲽翁,对于齐白石有赏识和提携之功,使齐白石的声望与在湖南乡下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此作品是否也有可能是怀念老友樊增祥的呢?

不论是哪位好友,从题款中可以看到白石老人暮年一种人生的孤独感,此时,心声已没有老友可以吐露。

1578276565566721.jpg

图10 放风筝 齐白石 1905年 纸本设色 立轴 81.5x39.5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放风筝》是一件非常独特的作品,无年代款识,只有朱文印“小名阿芝”一枚,画面中的童真情怀为齐白石所独有。《放风筝》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石门二十四景》中第十景“春坞纸鸢图”(图11)为同一稿本。《石门二十四景》作于1910年,齐白石回忆“朋友胡廉石把他自己住在石门附近的景色,请王仲言拟了二十四个题目,叫我画 《石门二十四景》。我精心构思,换了几次稿,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它画成。”[16]对于好友的请求,齐白石是十分重视的,可见他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知音的渴望。《放风筝》和《春坞纸鸢图》的构图基本一致,只是二十四景为横幅构图,《放风筝》为竖构图。两幅作品内容一致,山顶人物稍有不同,但都为一大人带着小孩,《放风筝》的山丘为群青色,较《春坞纸鸢图》之中色彩更为艳丽别致。这幅画面透露着宁静而宽广的文人气息,可爱的幼童手中牵着纸鸢的细线似断似连,尤被微风吹拂,画面充满浓浓的爱意和童趣。体现了齐白石五出五归之后,在画面当中营造的境界更为高远。此一题材,在齐白石之后的创作中并不常见。《放风筝》为谁而作虽无法考证,但通过对比,应为《石门二十四景》创作前后所画,是齐白石早期山水画的代表作。

 1578276754298025.jpg

图11 《石门二十四景》当中第十景“春坞纸鸢图”

1578276820146682.jpg

图12 行书 齐白石 1911年 纸本水墨 立轴 79x34.5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6960836591.jpg

图13 烹茶图 齐白石 1911年 纸本设色 立轴 95x59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行书》释文“司马西河窦公,名彦澄,硕德高闱,绍贤远识,器宇岳厚,检操冰清。属以帅长,摄行随手。以己,而广于诗书;以家,而形于孝友;以重,而雅俗自兴。辛亥正月,白石山长”正文是《麓山寺碑》中的选句,中略有错漏字。《麓山寺碑》位于长沙岳麓书院南面护碑亭内,唐开元十年李邕所书,为历代文豪所推崇,宋代米芾曾临习,为长沙境内尚存最早的石碑,号称“北海三绝碑”。齐白石1910年左右,开始学习李北海(李邕)的书法风格[17],但此种书法临摹作品,在齐白石作品中并不多见。此作是在何种情况下写下的呢?据《白石老人自述》,1910年,齐白石的好友黎薇荪自四川辞官归来,住在岳麓山下,是湖南高等学堂的监督,齐白石的几个友人都在学堂任要职,而湖南高等学堂校址就是岳麓书院的旧址。黎薇荪叫齐白石到长沙玩[18],所以1910年齐白石到长沙,与黎薇荪等友人游山吟诗,很是欢畅。居留长沙多久,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应该有些时日。如此精品,想必齐白石也是不会错过的,而且齐白石之前所学的何绍基对《麓山寺碑》也钻研颇多。而我馆所藏《行书》应该就是此时所临。

1578277080348869.jpg

图14 唐 李邕《麓山寺碑》720年 北宋拓本局部

此作是齐白石少有的临碑之作,研究中多有提及齐白石学李北海,1917年居北京后,齐白石以临《麓山寺碑》(图14)《李思训碑》为日课。而此作应是齐白石学习李邕风格的最早作品,十分注重临摹忠实原作。此作开始的临碑经历,对齐白石后来由学习何绍基转向学习李邕的书法是一个转折。对比同为辛亥正月,为“盖臣仁兄”所作《烹茶图》中题字,可见齐白石在《烹茶图》中已经吸取了《麓山寺碑》的笔体,用笔更加硬朗方正。相较而言,早年齐白石属何绍基一派的题字,风格差距很大,可以看到,此次岳麓山之行对于齐白石书法的风格变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件作品是齐白石学习李北海书法风格的一个很好例证,其是否可以作为齐白石书法学习的一个分水岭,还需细细研究。此作品中,齐白石从千字碑文中选取了一小段,其间是为描写窦彦澄公“硕德高闱,绍贤远识,器宇岳厚,检操冰清。属以帅长,摄行随手。以己,而广于诗书;以家,而形于孝友;以重,而雅俗自兴。”这种人格品质也应该是齐白石所钦佩和向往的。

 1578277131336514.jpg

图15 花鸟菊 齐白石 20世纪20年代 纸本水墨 立轴 140x39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7197409465.jpg

图16 花鸟 齐白石 约1928年 纸本设色 立轴 97x58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齐白石与陈师曾的交往是中国近代画坛的佳话,二人在艺术上相互切磋、互有借鉴,使二人都有许多收获,尤其是陈师曾的建议,促成了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对齐白石影响极大。我馆藏品中,也有两幅作品与陈师曾有关。《花鸟菊》作于1920年,画风还是齐白石变法之前循八大的冷逸风格,可与齐白石衰年变法后的作品进行对比。此画是陈师曾为赈灾义卖求齐白石所画花鸟。齐白石自题:“余自知画不值钱,师曾之命未可却也。”可见初来北京的齐白石境遇不佳,郁闷很深,而陈师曾这个伯乐在齐白石心中占有重要位置,师曾求画,没有拒绝的理由。“好鸟离巢总苦辛,张弓稀处小栖身。知机却也三缄口,闭目天涯正断人。老萍对菊愧银须,不会求官斗米无。此画京华人不要,先生三代是农夫,三字上一作人字。”齐白石在画中诉苦不断,可谓郁闷至极,这样的心声只有密友才能了解和值得倾诉。另一幅《花鸟》是与陈师曾合作,齐白石题:“槐堂主人画红叶秋禽,吾补以石。寄萍堂上老人齐璜并记”。附朱印“游戏”,可见二人日常交流切磋也深。通过两幅作品,齐陈二人关系之密切可窥一斑。

 1578278534573722.jpg

图17 福寿 齐白石 1937年 纸本水墨 立轴 67x34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此作“福寿”二字刚劲有力,可谓佳品,是一幅祝寿之作。作品上款“寿山先生属”,这位寿山先生是谁,是普通求画之人,还是白石老人的好友呢?2014年广东崇正拍卖中,曾有一封齐白石信札上拍(图18),收信人为“寿山先生”。信全文为“寿山先生鉴。往后若有外国人,请先生当翻译者。余请先生切莫答应他。或有外国人来北平,要与余求画,请先生不必预先报告。若有外国人探问余之住址,请先生切莫指示。倘先生听余此言。欲不胜感激之至。齐白石言。十六日。老年人,不求买画者多。正求买画者稀少。第一怕的介绍人。十六日”在信中,齐白石一再嘱咐寿山先生不要介绍外国人和他接触,可见之前寿山先生介绍的外国人已经非常多了,以至于齐白石已不愿接见。经询问友人崇正拍卖许习文先生,他虽不知信札中寿山先生确指何人,但推测很有可能是鲁迅挚友齐寿山[19],其兄齐如山为梅兰芳的重要编剧,京剧界名人。齐寿山为鲁迅教育部同事,与蔡元培同期留学德国,精通德语。齐寿山习德文,经常要做翻译,齐寿山简历和信札人物的职业可以对应。齐白石是梅兰芳的老师,他与梅兰芳的第一次见面就是齐如山介绍的。[20]齐家是北京的大家族,齐竺山、齐如山、齐寿山兄弟三人在北京的西裱褙胡同的的四合院里一起住了几十年,齐白石与本家齐寿山交情也应不浅。信札中的寿山先生应为齐寿山无疑。据记载齐寿山生于1881年,如果1937年冬做寿,应为齐寿山虚57岁寿辰。而此时1937年末,北平已经沦陷,齐白石惴惴不安,汉奸伪官拜访求画的也不少,齐白石忌讳此事,不愿与之有交集。而寿山先生的福寿二字,正是在这个时期创作。齐白石自述中曾说,在抗战初期那几年写过告白,“与外人翻译者恕不酬谢,求诸君莫介绍,吾亦苦难报答也。”[21]虽不知前文信札的年代,但通过信札内容与齐白石自述的告白的对比,参考《福寿》诞生时的历史背景和齐寿山的身份。可以看到抗战初期,齐白石的这幅喜庆《福寿》的创作心情应该是比较复杂的。这幅作品所钩带了齐白石与齐寿山及其家族的交往,对于研究齐白石的社交活动是一个补充。

1578278820432996.png

图18 齐白石致寿山先生信一通二开

2.自然愉情

 1578278881732331.jpg

1578278942629340.jpg

图19 花卉草虫册页(选二)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43cm×39cm×12 1924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9005434811.jpg

1578279028984044.jpg

图20 虫鱼(选二) 齐白石 约1934年 纸本设色 竖片 27x16cmx4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9098483348.jpg

1578279123448157.jpg

图21 瓜蔬菜集(选二) 齐白石 1952-1953年 纸本设色 册页12开 34x34cmx3x4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花卉草虫是齐白石的重要创作题材,也是被世人称道的题材。《花卉草虫册页》甲子年作,十三开,册页木质封面还残留硬笔痕迹,其中可以辨认,此册曾为齐白石得意弟子许麟庐所藏,首开为齐白石题封面,“白石草虫十二页。辛卯三月始裱褙,题记之,九十一,白石。”可见此作为齐白石1951年首次装裱并题记的草虫精品,创作于1924年,这件作品跟随齐白石近三十年,可见也是齐白石珍重的精品,册页中描绘蚕、纺织娘、蝴蝶、蚱蜢、蝗虫、蜻蜓、螳螂、蜜蜂、蝉、蟋蟀、苍蝇,共草虫十一种。配以各式的花草,十分生动而贴切。这套册页的花草尤体现了齐白石衰年变法后的风格,用色明丽,大写意的花卉配以工细的草虫松紧适度、相得益彰。每一幅草虫作品关注的都是一个日常最为普通而又微小的局部,每一只昆虫的刻画都不失细节,甚至有表情展现。可见齐白石对生活观察之深,他自农村长大,对于自然中的事物熟捻于心,浸透在自然中的齐白石是自在的,每一个自然的角落和细节在他看来都是那么有趣。不仅因为世人喜欢齐白石画的草虫,为了生计,齐白石对此题材格外用心,更重要的在于他本人,“草间偷活”,他将自己放进去,愉情于自然,画面也就活了。

北京画院藏《草虫册页》(1924年)十开之八《水蝽》中,齐白石曾题“客有求画工致虫者众,余目昏隔雾,从今封笔矣。”可见1924年前后是齐白石草虫作品最为成熟的时期,之后因眼力不济,很少再画工细的草虫了,因此这套创作于1924年的册页对于研究齐白石的草虫画也十分珍贵。

馆藏另有《草虫》一轴约作于20世纪20年代,馆藏草虫蔬果两册,一为1934年所作《虫鱼》,一为齐白石九十三岁高龄所做《瓜蔬菜集》,几件作品分属不同的时代,可以看到齐白石早中晚期的蔬果草虫题材绘画的风格变化和演进。到了晚期,齐白石的蔬果花卉更加写意,更为平面化。在注重笔墨意味的同时,又不失对象的基本特质,对物象的体会和提炼更为精道。晚年佳作《菊酒延年》(图22)中的大蝗虫,虽非工细,但丝毫不走形,气势逼人,十分灵动。

 1578279270626003.jpg

图22 菊酒延年 轴 齐白石 1948年 纸 133×68cm  中央美院美术馆藏

1578279309300676.jpg

1578279339954832.jpg

图23 人物稿册 (选二) 齐白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人物稿册》也是美院美术馆比较有特色的作品之一,人物画是齐白石的另一独特题材,齐白石的人物画风格十分明显。齐白石的人物画都有底稿,相同题材多件都较为相似,在创作中,齐白石也不断改进和调整他的稿本。此册中多件作品还可见炭笔起稿修改和墨笔圈涂的痕迹。此册人物画稿中,描绘的都是生活细节,饱有浓浓的生活情趣,使人读起来感到轻松和幽默,常常会不禁微笑,这就是齐白石绘画中的感人之处。

在齐白石的创作中可以找到多幅与此册稿本相似的作品。(见插图)其中,册页之十一“捅鼻”、之一“挖耳”、之二抚琴,与北京画院藏《勾临人物稿》之一、之四两页中的几个人物动作和意趣都十分一致,而且可知之五“捅鼻”,以及之八“扶醉”最早来自齐白石临摹八大山人的作品,在荣宝斋的笺纸中有出版。之八“扶醉”与北京画院藏《扶醉人归图》为同一稿,《扶醉人归图》中也提到此图为八大山人稿本。齐白石一生崇敬八大山人的艺术,并从中学习不少。从这几幅稿子可见齐白石用心学习八大的艺术,对于八大艺术的喜爱,并加以演化用于自己的作品中。《人物稿册》中还有之六“煮茶”中的人物形象和画面情趣,与之五“捅鼻”等可考为临摹八大的画稿都十分一致,之六“煮茶”很有可能也是模仿八大的稿本。之十“作画”应为《石涛作画图》的稿子,上题款“白石造稿”,北京画院藏《石涛作画图》(约1935)与此稿类似。齐白石作为石涛的崇拜者,曾创作《石涛作画图》多幅,最早可见是1923年临摹门人释瑞光所作的《大涤子作画图》而留下的画稿,描绘石涛背影,现存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此幅 “作画”应是齐白石在临摹后的再创作,人物改为侧面,对此画齐白石应十分满意,所以齐白石自信地题写“白石造稿”。之五“拜问”与北京画院所藏《人物稿》为同一稿本,而与另一幅《钟馗》一画似为同一人物的镜像,而《钟馗》一画中提到“门人释瑞光于旧瓷器上所画之稿更大,余为略改变,画存之。”可见齐白石所作《钟馗》也参考了门人释瑞光的作品。《人物稿册》之五“拜问”也很有可能是在此基础上对于释瑞光画稿的再创作。之五“玩砚”与北京画院藏《东坡玩砚稿》,稿本一致,而北京画院藏作品为双钩稿,应为齐白石初次临摹他人作品所留稿本。

其余三页画稿也均生动传神,所涉题材既有文人情怀的醉酒、偷桃,又有极富舔犊之情的夜读。而之三“偷桃”与北京画院藏另一幅作品《东方朔偷桃图》十分类似,也应是同一题材的不同造稿。

十一个稿子辑录在一起是十分难得的,虽成册缘由现已难考,但确是研究齐白石人物画的重要资料。此件作品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展览[22]中曾断代为1920年代,但其中之五题跋:白石老人在四川时稿。而据齐白石年表和相关研究成果,齐白石唯一一次到四川是受王缵绪之邀[23],1936年的四川之行,所以此页应为1936年所作。此册为辑录的册页,作品创作时间跨越多年也颇有可能。辑录了许多齐白石人物画经典稿本的《人物稿册》十分珍贵,是研究和欣赏齐白石人物画的重要作品。

3.师生情谊    

齐白石在美术学院任教多年,很受师生爱戴,而他本人也对此经历十分看重。根据张涛先生的研究,齐白石在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前身北平艺专任教三进三出,任教时间跨越近三十年。建国后的几十年来,齐白石一直是美术学院引以为豪的名师,一方面美术学院的重要教师李可染、李苦禅等都拜齐白石为师,在中国画实践教学中,延续了齐白石的绘画思想。另一方面齐白石的艺术精神,也在美术学院各院系当中都有着深层的精神影响,一直影响建国以来美院在这方面的教学。在齐白石的叙述和其它记载中,也有齐白石与北平艺专、中央美院的一些轶事传为佳话。美术馆的藏品当中就有几件藏品与齐白石在美术学院教学有关。笔者将介绍几件藏品,通过藏品《松鹰》、《从群众来到群众去》、与两封信札,叙说齐白石与中央美术学院的深厚情谊。

自1927年林风眠任北平艺专校长以来,历任林风眠、徐悲鸿(图24)、李煜瀛、杨仲子、严智开、赵太侔等校长都向齐白石发出过聘书,尽管有的齐白石没有接受,但足以见得艺专对于齐白石的重视和肯定。[24]

1578279515460145.jpg

图24 齐白石与徐悲鸿合影 图片出自《齐白石》,河北美术出版社,吕立新著

1935年的《松鹰》(图25)是馆藏齐白石作品中,最有意义的作品之一。首先,这件作品是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北平艺专的旧藏,从作品的题签可以看到,作品用的是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印刷专用的题签,保管号是“字画No.52”(图26),从画作的题跋中可知,画作是由时任校长严智开钦点入藏,1935年就收藏于北平艺专。这件作品也是目前我馆入藏时间最早的齐白石作品,是北平艺专留存下的唯一一件,是齐白石在北平艺专任教的重要见证。其次,这件作品所参加的教师作品展览,也是1934年北平艺专复校后的重要事件,在北平艺专的档案中曾有多份档案记载1935年“教员作品展览会”相关筹备情况。从档案中可以看出,齐白石也是这个展览会的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是展览的重要组织者。(图27)20世纪30年代,严智开出任校长期间,齐白石参与学校教学较多,可以看到学生欢送齐白石南行的照片,以及为齐白石所做塑像。在张涛的文章《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齐白石《松鹰图》研究》中,对于作品的意义有深入的论述:“齐白石以《松鹰图》通达自证、自况、自谏之三层冀愿,严智开则不负所望心领神会,彼此以展览会中一喜一赠之现代化仪式,完成了一次类比旧式文人的诗画唱酬。时人臧否不足惜,青史留名为正途。这也是齐白石于画中补记最后一句——‘永远陈列’之精义所在。”齐白石与北平艺专和美术学院的关系,不是看中担任教职所发的薪俸,而更多地是校领导对于他艺术的肯定和人情的和谐。[25]

1578279573600825.jpg

图25 松鹰 齐白石 1935年 纸本水墨 立轴 150x63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9601800099.jpg

图26 中央美术学运美术馆藏齐白石《松鹰》题签

1578279627698842.jpg

图27 1935年3月15日,国立北平艺专档案“聘请王静远等十五人为教员作品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由”,齐白石为十五位委员之一

另一幅书法作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图28),对于中央美术学院也十分有意义。作品高227厘米,宽54厘米,尺幅十分大,书写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十个楷书大字。题跋中落款“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纪念。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人民美术社恭贺”,可见这是1950年,齐白石代表美术家协会和人民美术社(《美术》杂志前身)为庆祝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而书写的贺词。而此时齐白石既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名誉教授,也是美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时年九十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引自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著名观点,齐白石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协会杂志向中央美术学院表示祝贺,选取当时十分时髦的词句作为贺词,不知是出于众意还是齐白石自己的想法,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看出,齐白石对于新中国的期望和对于新的革命文艺的极力学习和包容,从他1953年为东北博物馆题写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文[26],也可以窥见齐白石对于时政的关注和接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谓是齐白石书法中的精品,用笔如刻石一般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极为用心,不见潦草之意,那种气度让观者所佩服。此幅书法既是书写上的精品,也从内容上既有对中央美术学院时代任务的期望,也有齐白石对于自身艺术的完美阐释,这是齐白石诗文题字的重要特点:既有宏观、客观的人文关怀,又有与自身理想、实际时事的紧密结合和映射,话语质朴通俗,境界却很高。

1578279666835093.jpg

图28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齐白石 1950年 纸本水墨 立轴 227x54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齐白石一生非常注重师生情谊,一方面,他对于自己的启蒙老师胡沁园一生都十分爱戴,恩师去世后,为表纪念:“一别千古,我怎能抑制得住满腔的悲思呢?我参酌旧稿,画了二十多幅画,都是他老人家生前赏识过的,我亲自动手裱好,装在亲自糊扎的纸箱内,在他灵前焚化,同时又作了七言绝诗十四首,又作了一篇祭文……”[27]。另一方面,齐白石对于学生也是十分关爱,为了怀念他的学生、艺专烈士方伯务,他曾作《海天旭日图》并篆刻墓碑[28]。1936年南行前,与众多学生合影可见师生情谊。在自述中,说到四川之行,他说多有学生招待。可见齐白石以自己质朴的情感与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馆藏中有两封信札十分特别,正体现了齐白石与学生的情谊。

馆藏齐白石1950年代初书写的书札两通,第一封是齐白石致美院领导的推荐信(图29): “江丰同志:现在有我最得意学生高尚谦,一向从我学我画,现在据闻新成立国画研究所,我想介绍他到那里去参加工作,希望请您代为推荐,不胜感荷之至,敬祝近安。齐白石。四月四日。另附高尚谦自传。”信中只写江丰同志,不知年代,根据中国画研究所1953年建立的时间,信札也应写于1953年或1954年春,其时江丰主持美院工作。另外一通(图30)是为四川籍年轻友人江友樵[29](图31)的推荐信,作于8月13日,为暑假期间,收信人为院长室。“江友樵为我所知,实堪深造,特为推荐,希准其返校学习为感。此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室。齐白石。八月十九日。”根据江友樵的相关生平记载,“在《自述》中他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先生去世后,新领导急于改造中国画,由于反对把中国画改成‘墨画科’,我被安排在图书馆抄写资料。’”[30]而江友樵于1954年春天离京回渝。从信的内容看,这封信的时间应该是江友樵在美院失意,被调动工作后的事情,大约在1954年。在信中,齐白石极力推荐,希望用自己的威望为晚辈争取宝贵的学习机会。当时已是九十高龄的齐白石,对于晚辈的前途十分重视,可见齐白石待人的真诚情谊。从这两封短信可以看到,齐白石对待学生热情,敢于为学生争取发展空间,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在学生中形成很高的威望。美术学院对齐白石的艺术也极为珍视,及时将此信转存陈列馆(美术馆前身)作为藏品收藏。

 1578279700536114.jpg

图29 行书 齐白石 约1950年 纸本水墨 立轴 36x28.5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9724101909.jpg

图30 行书齐白石 1894年 纸本水墨 立轴 33.5x31.5cm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578279752956641.jpg

图31 江友樵 1950年代在川大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还有许多齐白石精品,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介绍,齐白石作品中的故事还待我们进一步去发现,那每一笔、每一皴都耐我们细细品味。齐白石是中国现代成功的艺术家个案,对于齐白石艺术的研究,要从他的艺术作品、风格入手,也要从齐白石的人生入手,画如其人,齐白石的艺术、人生和处事态度难以分开,在他的画中总是充满了友情、师生情的温暖,生活的热情,他的画面不仅是现实中的事物景物,更重要的是寄托了思绪。“欲立艺者,先立人”,齐白石一生的成功,离不开朋友和亲人的支持,他爱恶分明,甚至有些吝啬,只交往欣赏的朋友,但他真诚地注入感情,认真地投入情感,也正是他这样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他的画品。

感谢中央美术学院张涛博士、北京画院吕晓、陶怡霖等同仁的鼓励和指导,也感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同事对资料的整理。

作者|李垚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

编辑|郑丽君


附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基本情况表

1578280554311803.png

1578280561335809.png

1578280577557868.png

1578280612193288.png

注:本表根据《齐白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书中所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齐白石作品整理,参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账目补充。




注释

[1] 张涛.画家生活与教授生涯——齐白石与国立北平艺专过往考略[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一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180.

[2] 参见张涛.画家生活与教授生涯——齐白石与国立北平艺专过往考略[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一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168.

[3] 参考 舒可文.30年文物命运对比.三联生活周刊[J]. 2008(10).文中对于建国初期文物市场流通的叙述。

[4] 这一话题在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馆藏精品陈列“传统的维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美院对民族传统的学习”展览中有专题讨论,但还有待深入挖掘。

[5]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072.

[6]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073.

[7] 刘振宇.齐白石与门人余中英的艺文交往——以成都博物院藏画为例[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一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200.

[8]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076.

[9] 参见齐白石1894年作《龙山七子图》中题跋“龙山七子图。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余也。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遂于酒后驱使山灵以为点缀焉。滨生弟齐璜并识。”中写道“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可见“时园”为醒吾的居所。

[10]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075.

[11] 黎承福,字寿丞,号鲽庵、鲽安、铁安。胡沁园的姻亲。其父黎培敬,进士出身,清光绪初年先后任贵州学政、江苏巡抚,饶有政声。鲽庵秉承家学,精诗文书法,尤善小篆。齐白石在家乡学艺时,尝就教于鲽庵,他回忆道:“铁安不常刻印,但写的小篆功力非常精深,此帧赠与黎鲽庵的我慕名已久,向他请教。”摘自李季琨.齐白石之佛缘及其佛像画述略.[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二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47.

[12]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080.

[13] 郎绍君.齐白石早期绘画1878-1909.美术史论[J].1992(3):11.

[14] 李季琨.齐白石之佛缘及其佛像画述略.[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二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47.

[15]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别署樊山晚号鲽翁,自称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光绪丁丑科进士,选庶吉士。以诗文为世人所称许,入民国后,隐居不仕。——摘自张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齐白石《松鹰图》研究[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三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194.

[16]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102.

[17] 郎绍君.齐白石的艺术.时代华章: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0:161.

[18]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075.

[19] 齐寿山( 1881—1965) ,名宗颐,河北高阳人,教育家,民国公务员,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曾祖父齐正训( 竹溪) ,嘉庆四年( 1799) 进士,阮元门生,曾任甘肃镇番县知县; 父亲齐令辰( 禊亭,一说为禊庭) ,光绪壬辰年( 1892 ) 贡士,甲午( 1894 ) 进士,为翁同龢与李鸿藻的学生,在李鸿藻家任家庭教师,是其子李石曾的业师,后任户部主事。齐寿山兄弟三人,大哥齐竺山( 宗祜) ,曾经中过举人,是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曾在巴黎和李石曾合办过著名的巴黎豆腐公司,在北京开办过义兴局和大和恒等企业; 二哥齐如山( 宗康) 是著名的戏剧家。1903 年全家三十余口搬入北京东单裱褙胡同高阳齐寓居住,五十余年始终保持和睦的家庭关系。齐寿山早年入私塾接受了系统的国学教育,读完了“四书五经”以及《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尔雅》等传统经典,学习了唐诗和一些天文、算学和地理的书籍,习作八股文。1895 年和齐如山进入北京同文馆学习德语和法语,直到1900 年同文馆停办。1907 年与蔡元培等人一起到德国留学,1911 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法政专科( 一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 。1911 年10 月,辛亥革命爆发加上父亲病危,齐寿山与蔡元培一起回国。从1912 年到1927 年,他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先后为主事和视学。从1912 年5 月到1926 年8 月的14 年多,他和鲁迅交往密切,既是同事又是朋友。1927 年10 月,蔡元培被南京国民政府聘为大学院( 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和社科院) 院长,他担任蔡元培的秘书。1928 年7 月,他被中华大学( 北京大学) 代校长李石曾派往北方接收国立九校。1928年11 月,蔡元培辞职,不久他也离开大学院北上。1929 年7 月后入邓宝珊将军部任幕僚。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时年68 岁的他和齐如山去了台湾。1965 年他在台湾去世,享年84 岁。齐寿山的国学和德语修养都相当好,但是很少著书写作,只留了两部翻译作品。一部就是他和鲁迅合译的荷兰作家佛雷德里克·凡·伊登( Frederik van Eeden) 的《小约翰》。另外一部是他独自翻译的苏联作家马纳斯德略夫著的《在宁静的海岸边》。摘自赖晨.齐寿山与鲁迅(1912—1936).北京社会科学.2011(6).

[20]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118.

[21]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148.

[22] 2010年10月15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23] 韦昊昱.齐白石涉四川诸史实考辩[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一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148.

[24] 张涛.画家生活与教授生涯——齐白石与国立北平艺专过往考略[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一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180.

[25] 张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齐白石《松鹰图》研究[M]//北京画院编.齐白石研究 第三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191.

[26] 齐白石简要年表,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186.

[27] 齐白石口述.白石老人自述[M]. 北京: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2010:106.

[28] 周迅.方伯务与齐白石的交往.湘潮.2010(4).

[29] 江友樵(1926—2003),生前为重庆市文史研究员。江友樵先生才华早露,初中时就参加"蓉社书画研究会"、"乙酉金石书画研究会"。高中时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雅安等地举办个人展览,有"雏凤清声"之誉。大学时被选为中"四川大学美术研究会"主席。1953年,江友樵于四川大学史学系毕业,其后不久,即由白石老人推荐,调往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所工作。两年之后,因政治风向变化,中央美院将国画系缩并为"墨画科",江友樵与郭味蕖一道被安排在图书馆抄写目录。1954年春,回重庆后,江友樵在画中做了如下题记:"北京归来,离人落花之思,占毕毁骨之痛"。"而白石老人因深怜先生的才华,不愿看到他埋没于西南一隅。再次撮合其回中央美术学院。但阴错阳差,却未成行。(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30] 马拉.江友樵:齐白石与他称兄道弟,重庆晨报,重庆,2016年5月15日:007版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