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一期第五回
“化梦:李洋的艺术”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一期第五回展览——“化梦:李洋的艺术”,将于9月28日下午2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c展厅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李洋的个人作品专题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邵彦担任学术顾问,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总监、副研究员纪玉洁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以谱系和样本为空间叙事逻辑,通过轻松灵动的视觉设计,构建了一个时空交错、虚实交融、浪漫与逻辑并存的超现实图景。展览梳理并呈现了艺术家三十三年来以梦为核心展开的艺术探索与创作,包括油画、壁画、数字艺术、装置、图形设计、社会行为艺术以及艺术家日记、手稿等108件/组作品。核心议题是把梦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探索“以梦化人”的潜在可能。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者,美术学府深厚的艺术底蕴、开放的学术氛围,培塑了李洋鲜明而富有个性的艺术品格——研究型艺术家。他通过梦境探究当代中国社会的集体潜意识和精神世界,以图形、图像、文本等方式进行视觉转化,从个体梦的挖掘与研究连接到时代、历史、社会乃至人类问题的集体梦的表达与探索。以此展开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普适性问题——梦与心理、梦与个人潜意识、梦与社会潜意识、梦与创造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互作用等问题的探讨。
部分参展作品
一九九八年的梦:红星公社 布面油画 109.5×65cm 1998
一九九三年的梦:前知识经济的造人机制 布面丙烯 104.5×101.7cm 1999
二零零一年八月七日的梦 纸本水彩 45×65cm 2013
如何画梦 纸本墨水 21×29.7cm 2014
被联合起来的366个人类的梦 iPad绘画 最大尺寸600×600cm 2019-2020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梦 布面油彩 145×68cm 2019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梦 IPad绘画 尺寸可变 2021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的梦 布面油彩 145×68cm 2022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梦 布面丙烯 240x90cm 2022
画出你的梦境-征集计划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当代科学研究发现,每个成年人每天经历的正常睡眠中,会做4-6个梦。梦是人类个体及集体潜意识的反映,是人身体与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梦也是拥有巨大创造力的内在的宝库。画出自身的梦,这不仅是一种回忆和纪念,也是自我观察、整理、再认知的过程,更是经典的自我审视与自我疗愈的手法之一。据此,我们将开展一次“画出你的梦境”征集计划。
我们为大家提供了“画梦登记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与者都可以自行下载打印,绘制并上传关于各自梦境的绘画及文本,这些视觉化的梦境图像/图形与文本将会在展厅的特定墙面上张贴呈现,成为“化梦”展览展出作品的一部分。在这里,参与者既可以对不同人们的梦境产生宏观的认知,也可以和不同的参与者有着微观而具体层面的分享交流。所有参与者共同创作了一件关于梦的大型作品,随着上传作品的增加,梦的神秘园地会越来越庞大。
梦的登记表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ieu1u99aP9Ih8ZQ2fcZqOg 提取码: bckt
梦的登记表上传邮箱:liyanghuameng@163.com
艺术家简介
李洋
艺术家,梦工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他的工作目前关注于梦工作的艺术、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视角的整合,从梦的语言中获取新的社会生活工具的可能性。
个展:“李洋画梦三十年加密艺术展”,沪申画廊,上海(2021)“捉梦器:关于梦的田野调查”,空间站艺术中心,北京(2020);“李洋-Unicorn-梦研所”,独角兽艺术空间,北京(2015);“现实的自疗——身藏”现实空间,北京(2010);“‘思无邪’——李洋作品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7);“醒醒”,长征空间,北京(2006)等。
群展及社会项目:“夜次元:奇遇之夜(Night Dimension:The Night of the Gifts)”,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上海(2023);“亚洲数字艺术展:地球太空船”,时代美术馆,北京(2022);“沙盒系统:关于治愈的三个样本”,线上展览,Cryptovoxels,雷电所(2022);“超融体:成都双年展”,天府艺术公园,成都(2021);“工艺之道: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苏州(2021);“不准停电”,明当代美术馆,上海(2021);“一席”第697位讲者:“画梦”,万象剧场,深圳(2019);“我绘百年 百年梦圆——中央美术学院校史壁画”,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北京(2017);“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6);“旋构塔——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时代美术馆,北京(2014、2015);“第六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2013);“造型——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0);“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09);“新锐策展人计划-头发的故事”;“形无形”,一月当代画廊,北京(2006);“‘谈话十+十’当代艺术展”,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2006);“长征计划–延安项目”,长征,北京(2006);“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处女园:浮现”,为王其亨《威尼斯双年展的风水》创作绘画并进行美术设计,中国国家馆,威尼斯,意大利(2005);“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03)。
所获奖项:“中央美术学院2001届毕业作品展”,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01);“诺基亚‘我看未来’艺术大奖赛”,当代美术馆,北京(1999);“中央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招贴画展”,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1998)等。
作品及访谈发表:《心理月刊》、《心探索》、《城市画报》、《中华英才》、《北京青年周刊》、《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新周刊》、《典藏(国际版)》、《中国艺志》、《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等。
教学课程:“超现实艺术解析与创作” 、“全观性素描” 、“神秘美术课”等。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于2022年初启动第一期,秉承推动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在策展与创作方面多维探索的共同理念,由美术馆与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使美术馆二层半的独立空间,成为青年教师创作研展、展览策划的一块实验田。经历数月的方案征集和方案评选,第一期“青年实验项目空间”选定5份展览方案落地实施。“化梦:李洋的艺术”为第五个实现的展览。
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筹备组:
总顾问:苏新平、邱志杰
总策划:张子康、韩文超、傅怡静
特聘专家:吴洪亮、彭锋
统筹:王春辰、高高、郁飞、扈学婷、李彦君
执行策划:刘希言、李垚辰、李金朋、易玥、胡晓岚、金简如、王若冰
视觉设计:闵志伊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一期第五回
“化梦:李洋的艺术”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8日—10月18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C展厅
学术顾问:邵亦杨 邵彦
艺 术 家:李洋
策 展 人:纪玉洁
策展助理及设计团队:张倩媛 李晋羽 王悦嘉 郑璐瑶 郭双玉
展览管理:马亮 荆鹏
媒体宣传:何一沙 吴靖 贺伊飞
官网文宣:王静
智识中心:肖宝珍
公共教育:任蕊 姚轶群 梁雯 王军
财经事务:杨柳 门婧 寇蕾
行政支持:蒋思妤 岳君瑶 张倩 郭旭
后勤保障:孙炜 陈小华 吕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