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但更好:“德国工业设计之父”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亮相中央美术学院

1757941614121287.png


2025年9月14日,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德国拉姆斯基金会、北京国际设计周共同主办的“少,但更好: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将在位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四层展厅正式开幕。这是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迪特·拉姆斯这位跨时代的德国工业设计大师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展览(并为亚洲巡展的首站)。


现年93岁的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被誉为“德国工业设计之父”,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师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便提出“设计十诫”,认为好的设计是创新的、有用的、美观的,易于理解的、不张扬的、诚实的、经久耐用的、关注细节的、环保的,并尽可能少却更好的。这些不仅奠定了优良设计的评价准则,更为后世树立了可持续设计的标杆。此次展览以其格言“少,但更好(Less, but better)”作为展览主题,既是设计信条的延续,也是当代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活方式探索中的重要价值坐标。


“少,但更好: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在迪特·拉姆斯的理念指引下,由德国拉姆斯基金会执行总监克劳斯·克莱姆普(Klaus Klemp)与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共同策展,系统呈现迪特·拉姆斯半个多世纪的设计思想与创作脉络。展览将汇集多件珍贵设计作品、手稿、照片与影像资料,并特别设置 “Ingeborg Rams摄影作品”“博朗钟表与计算器”两大策展单元,为中国观众展现大师独特的设计世界与生活理念。


此次展览也得到歌德学院(中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德国GESTALTEN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机构支持。作为主要推动者之一,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将迪特·拉姆斯的理念与当下“可持续设计”“青年人才发展”“国际合作”的议题相连,令其不仅是一场设计回顾展,更是一次关乎未来生活方式的公共讨论。


1757941857255364.png

1757941881583546.jpg

▲ 扫描二维码,免费预约观展


1757945271629326.jpg

1757945302789580.jpg

1757945346253303.jpg

▲ “少,但更好: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展览现场


#01

跨时代的设计理念:少,但更好

1757946486848147.jpg

▲ 迪特·拉姆斯,2019,图片来源:© rams foundation


在上世纪末,面对消费主义浪潮,迪特·拉姆斯提出了一项在设计领域极为罕见的主张:“设计应该对世界负责”。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聚焦最本质的构成,排除冗余,“回归纯粹,回归简洁”。为此,他确立了判断“好设计”的“设计十诫”,构建出功能(Function)、形式(Form)、责任(Responsibility)三维平衡的评估标准。


如今,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核心挑战,迪特·拉姆斯的设计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切中时代命题。他说:“我所向往的,是一个由清晰、简洁而朴素的物品构成的世界——它们是我们真正需要并使用的东西。”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迪特·拉姆斯就主张应以最长久的使用周期为目标来设计物品。


1757946545841571.jpg

1757946563555762.jpg

▲ 1956年设计的SK4收音机与1963/64年设计的T 1000收音机,图片来源:© rams foundation


他为家用电器品牌博朗(Braun)、家具制造商Vitsœ设计的超350件产品,影响了全球数代设计师,也深刻塑造了Apple、MUJI等国际品牌的审美。此次展览也将结合其中的典型案例,如仍在生产的Vitsœ 621边桌、博朗的MPZ 2榨汁机等,展现迪特·拉姆斯“延长产品寿命、减少资源消耗与废弃物”的实践逻辑,探讨“可持续”与“可长期使用”之间的密切关系。几十年来,迪特·拉姆斯的设计被全球成千上万的人日复一日地使用并收藏,其设计理念成为一代又一代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并发展为更多人与之共鸣的生活方式。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作为本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阐述了迪特·拉姆斯的设计力量:“迪特·拉姆斯是智慧与创造力兼具的传奇人物,他的‘设计十诫’,‘少,但更好’这些理念至今依然激励我们,以更简洁、更理性的方式面对复杂世界,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事与物。”


#02

中国首展:从经典产品到珍稀档案


1757946600447144.jpg

▲ 迪特·拉姆斯在“设计十诫”展览现场,德国莱姆戈(Lemgo),2005,图片来源:© rams foundation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近距离触摸和理解世界级设计的思想脉络,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可持续思维。


1757946627152410.jpg

▲ regie 550高保真音响控制器,图片来源:© rams foundation


当观众踏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四层展厅,映入眼帘的不是喧闹的装置或炫目的视觉冲击,而是一种静谧、理性而清晰的氛围。展厅内,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迪特·拉姆斯的30件经典产品,包括F1 mactron口袋打火机、regie 550高保真音响控制器等,每一件都像在低声诉说着半个世纪的设计哲学。


旁边的50件图文展板上,是他从手绘草图到未实现设计的珍贵档案,记录着每一次灵感的闪现。影像区将播放两部重要纪录片《Rams》和《谁是Mr. Braun?》,让设计理念在光影之间被直观感知。对于大众而言,这不仅是对设计史经典的回顾,更是一次触摸生活智慧的体验。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北京站相比过往的世界巡展新增了两个策展单元:


        ·Ingeborg Rams珍贵影像作品


作为迪特·拉姆斯的伴侣与合作伙伴,她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为博朗和Vitsœ拍摄了大量产品与空间影像,其冷静而敏锐的镜头展现了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展览将呈现她的经典摄影作品及住宅影像。


1757946744610538.jpg

▲ Ingeborg Rams拍摄的Vitsœ展厅,图片来源:© rams foundation


        ·博朗钟表与计算器

首次系统性展出从折叠闹钟、数字台钟到模拟/数字腕表的设计演进,揭示迪特·拉姆斯与其长期合作伙伴、工业设计师Dietrich Lubs在“时间设计”上的创新探索。


1757946778191832.jpg

▲ Dietrich Lubs绘制的dw 20手表草图,图片来源:© Braun GmbH


每一件展品都是迪特·拉姆斯理念的生动注解,也让观众在“观察、阅读、思考”中体验“少,但更好”的设计美感。


#03

从展厅到日常:当代生活如何实践“少,但更好”


1757946817441196.png

▲ 迪特·拉姆斯在德国克龙贝格(Kronberg)家中的工作室内,由Ingeborg Rams拍摄,图片来源:© rams foundation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迪特·拉姆斯经典作品的历史脉络,也在向当下发问:我们如何与物品、环境和自己相处?如何将“少,但更好”运用于日常生活?在快速消费与环境危机并存的今天,迪特·拉姆斯的理念仍然振聋发聩。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希望此次中国巡展对观众来说,不仅是一次与设计经典的近距离相遇,更是一种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思考与分享。崔峤表示:“迪特·拉姆斯提醒我们:真正长久的设计,来源于对人和地球的尊重。当下这个不确定和矛盾的世界,更是每个人追索内心、去除杂念、坚实个性的时刻。迪特·拉姆斯用理性、克制和聚焦的设计语言与行动,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可持续、更有希望的未来。”


国际上,迪特·拉姆斯的影响还将延续。9月9日,他在伦敦世界设计大会上获颁“世界设计奖章(World Design Medal™)”,表彰其对工业设计的巨大贡献。11月开始,迪特·拉姆斯受邀参与东京21_21 DESIGN SIGHT主办的群展“Reflecting on the Work and Philosophy of Great Designers(回顾伟大设计师的工作与哲学思想)”。


1757946864206081.png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少,但更好: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4日–10月8日(9:30~17:30,每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北京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四层展厅(请从学校北门进入,具体路线如下图↓)


1757946899663999.jpg

•策展人:克劳斯·克莱姆普、崔峤

•联合主办: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德国拉姆斯基金会、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展览支持:歌德学院(中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德国GESTALTEN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观展形式:免费观展(请扫描海报二维码,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小程序提前预约观展时间)


1757946925790973.jpg

▲ 扫描二维码,免费预约观展


延伸阅读

《少,但更好:德国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中国首展九月开幕 | BCAF发起》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杜隐珠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