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相”形——杜英奇雕塑新作展 如期开幕

1758530442996047.jpg

1758530469781883.jpg

1758530491196865.jpg

1758530510671347.jpg


9月17日,“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三期最后一个展览:“应物“相”形——杜英奇雕塑新作”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如期开幕。本次展览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杜英奇的个人作品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张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科担任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李明威担任策展人。


1758530553652324.jpg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中央美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杨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张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柳青、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刘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曹庆晖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徐新立、中央美术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吴琼、中央美术学院团委书记卫艳、中央美术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周红兵、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杜轶才、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主任白晓刚、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书记孙婷婷、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副院长董卓、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宋曼青等。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主持。


1758530591562727.jpg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在致辞中表示,“广角°”项目是由美术馆与教师工作部联合推出,虽空间不大却灵动鲜活,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绝佳的创作实验场域。相较于高规格、宏大主题的展览,这一空间更能激发创作者的主动性,是极具价值的优质项目。中央美院始终推崇学术研究态度,鼓励艺术创作领域的争论与探索,这是正常且必要的学术范畴。此类展览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探讨的平台,更向学生展现了央美教师的学术风貌,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树立榜样。同时,这一平台也形成了“教学相长—教师提升—反馈教学”的良性循环,契合学校注重学术氛围与教学质量的核心追求。


1758530617711152.pn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介绍“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平台是为展示年轻师生团队的教学科研、学术创作所搭建的。杜英奇的个人作品展作为“广角°”第三期项目的收尾展,这些作品契合空间,将日常熟悉的尺寸放大后极具艺术与生命张力,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生命及艺术本质的思考。他们体现了美院人专业执着,且在传统造型语言中融入当代思考。


1758530663555884.jpg

中央美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杨杰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杨杰表示,观展时深感本次展览在展陈设计、作品质量以及所蕴含的实验性与探索性方面均表现突出,这充分彰显了杜英奇老师在长期创作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深厚功底。他强调,服务和支持广大中青年教师发展成是教师工作部的核心职责之一。目前已推出的 “种子计划” 涵盖展览、出版等支持内容,后续还新增了国外驻留项目,旨在为教师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助力其专业能力提升。希望通过此类项目进一步激活美院的学术展览氛围,构建更具活力的学术生态,使 “广角 °” 成为业内及社会公认的品牌,成为央美扶持年轻教师的标志性项目。


1758530687624522.png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张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张伟在致辞中首先向杜英奇送上祝贺,并用 “非常震撼” 形容观展感受。他谈及留校五年的杜英奇是雕塑系教学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作为第二工作室的核心教学骨干,杜英奇在教学中承担重要职责,更在去年雕塑系 90 周年展览相关工作中展现出突出的理论与文案梳理能力。令张伟尤为惊叹的是,即便被画册编纂工作占据大量精力,杜英奇仍在短时间内创作并呈现了一批巨型、充满空间感的全新作品,这些作品虽与过往创作存在关联,却展现了全新突破,在创作、工作与生活中实现了高效平衡。


1758530720216419.jpg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科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科结合过往记忆与观展体验,分享了对杜英奇创作特质的深刻见解,杜英奇的创作更是一段心路历程的展现,作品在持续进化,即便相同的材料也能在不断组合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一特质让他十分赞赏。谈及本次展览,他表示,尽管场地不大,但对艺术家而言,这样的空间反而能激发创作灵感——创作者往往会根据场地特点决定作品形态,或基于既有构思结合空间进行再创造,作品的尺度与呈现方式基本与空间高度适配,这种创作与空间的互动性堪称一大亮点。


1758530755686705.jpg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曹庆晖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曹庆晖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杜英奇的个人素养与创作实力,同时肯定了雕塑系集体对人才成长的助力。杜英奇这位实践类背景的教师具备极强的史学意识,能够沉心钻研相关领域,这种跨界素养尤为特殊。针对本次展览,曹庆晖重点提及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他指出,多数展览是 “空间中的作品”,而杜英奇的作品则实现了 “抓住空间” 的突破——作品体量巨大且极具标志性,巧妙适配了 “广角 °”场地的规定性。


1758530789901046.jpg

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教师杜英奇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教师杜英奇向各方表达感谢并介绍展览相关情况。他表示能在这座艺术殿堂办展,让他油然而生出强烈的荣誉感。随后,杜英奇感谢了雕塑系这个 “团结且有力量的雕塑大系”。关于展览作品,他谈到,展厅外两件体量较大的作品,是结合展览空间从工作室选品后放大制作的;内厅则陈列着更贴近生活化、关乎个人情感的小作品。这种布局形成了从开放到封闭空间的呼应,构成了展览的空间逻辑。


1758593634372440.pn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担任主持人


“应物象形”是“谢赫六法”之一。本次展览的题目是《应物“相”形》(“相”,四声),⽤“相”替换了谢赫六法“应物象形”中的“象”。“相”在四声读音作为名词使用时,有外观、容貌之意,还包含对其中隐含意义的判断,如面相、手相。同样,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形体的组织构成关系、线条的走向趋势,小到一块骨头的裂痕,大到一片星空的布局,使此处之“相”也显现出表象以外的含义——与某种⽞妙征兆相勾连的精神指向。


1758593782727913.jpg

1758593805470116.jpg


杜英奇长期以来对自然的骨形感兴趣,且从中受到某种来自远古的启发,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应。这里呈现的作品,就是基于这样的观察感受完成的,希望观众能从这些雕塑新作中感受到所“相”之物和形之所“相”。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9日。


1758593834793676.jpg

1758593858534116.jpg

1758593883863508.jpg

1758593908806535.jpg

1758593935894728.jpg

1758593957441743.jpg

1758593974644565.jpg

1758593998217966.jpg

1758594042808098.jpg

1758594061902744.jpg

1758594151501113.jpg

导览现场


   部分参展作品   


1758594227776615.jpg

                                                                     01

                                                                     02

                                                                     无尽之塔


                                                                     泡沫、石膏纱布、木方、金属工业级重型F夹

                                                                     01:200×158×475cm

                                                                     02:177×178×390cm

                                                                     2025


1758594269155568.jpg

                                                                     03

                                                                    甲骨


                                                                    泡沫、金属脚手架、纱布

                                                                    497×300×720cm

                                                                    2025


1758594326441302.jpg

                                                                      04

                                                                      三视


                                                                      石膏纱布、油墨、木方

                                                                      97×63cm×3

                                                                     2025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509/sy_1758594376236066.jpg

                                                             05

                                                             幻戏


                                                            石膏、木方、铅、铜丝、枯枝

                                                            60×45×56cm

                                                            2024


1758594406317896.jpg

                                                                     06

                                                                    重建甲骨


                                                                    石膏、木方、金属工业级重型F夹

                                                                    158×160×390cm

                                                                    2022


1758594441531100.jpg

                                                                      07

                                                                      梦游者


                                                                     不锈钢、铅、木托

                                                                      80×60×40cm

                                                                     2025


1758594470219289.jpg

                                                                      08

                                                                     三十二相


                                                                     石膏、铁丝、树脂

                                                                    多种尺寸

                                                                    2024—2025


1758594495710959.jpg

                                                                      09

                                                                     对话


                                                                     泥土

                                                                     10×6×12cm

                                                                     2023

   展览团队   


| 艺术家 |


1758594524238050.jpg

杜英奇


1989年出生于山东潍坊,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副教授。致力于具象雕塑创作以及中国现代雕塑史研究。


| 策展人 |


1758594552715002.jpg

李明威


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展览策划与视觉传播方向,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          ■          ■    —————————————————————————————————————————————————————    ■          ■          ■


1758594587167279.jpg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

 

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于2022年初启动首期,我馆秉承推动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在策展与创作方面多维探索的理念,使美术馆三层C展厅的独立空间,成为青年教师创作研展、展览策划的一块实验田。目前已完成四期方案的征集、评选(现有22个展览方案入选)。


1758594656934137.jpg


应物“相”形——杜英奇雕塑新作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2日—10月19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展览工作组:

学术顾问|张伟 陈科

艺 术 家|杜英奇

策 展 人|李明威

视觉设计|仙人

影像记录|杨大为、王大广

特别鸣谢|崔爱兰、岳德华


展览协调|刘宇晗 易玥

设计统筹|纪玉洁

展览管理|宿世存 荆鹏 吕智发 陈钰

媒体宣传|何一沙 吴靖 贺伊飞 杜隐珠 丁怡

公共教育|肖宝珍 耿菁华 王军 姚轶群 梁雯 西华伟

财经事务|杨柳 门婧

行政支持|蒋思妤 岳君瑶 张倩 郭旭 陈小华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杜隐珠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