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异托邦”的重构——新美术馆学视域下的“太虚之境”

2019-09-06 6404看过

雷安通过升级版“异托邦”的打造在美术馆、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构建了一种新型关系网。它可以被解读为一次贴近新美术馆学理念的实践。 …
更多

没有神的沉浸时代

2019-09-06 3936看过

所谓沉浸之作,未必永远是面向公众的绝佳选择,但它们往往不高高在上强调权力,并能提供临时广场,把人从数字生活和重重语境中拽出来,在错觉中想一想,那些比错觉更荒谬的事。这就是埃利希所做到的,并且是他一直被需要的原因。 …
更多

阿涅斯·瓦尔达的电影世界

2019-09-06 12205看过

“我一直在为电影的独立性和电影的视点而斗争,这和电影创作的生命力息息相关......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处于一个边缘位置,后来我听到戈达尔说,所有的书都是在边上钉在一起的,没有在中心钉在一起。什么是主流,因为有了边缘才有主流,那我就安心当我的边缘吧。” …
更多

向完整声像世界的进发之旅:看让-吕克·戈达尔的《六乘二/传播面面观》

2019-09-05 5961看过

卡雷尔·赖茨在《电影剪辑技巧》中提到《精疲力竭》(A bout de souffle)时说,“它和世上一切事物竟无一丝相似”。布努埃尔则明言,“除了戈达尔,我丝毫看不出‘新浪潮’有什么新东西”。在此意义上,《六乘二》既再次证明了戈达尔在影史上独一无二 …
更多

解析雷安德罗·埃利希作品中“诡秘的空间意涵”

2019-09-03 5226看过

雷安的作品不会使人感觉到沉重,但我们不能以为这种愉悦性是诡秘感的解药,恰恰相反,他的作品不断重设和拼贴我们熟悉的空间印象,使得诡秘感渗透进本来熟知的客体中 …
更多

从观众视角看雷安德罗•埃利希的创作

2019-09-02 4143看过

巨大而精巧的景观,超现实的情景,乐此不疲的观众……从步入展厅的那一刻起,一种独属于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的创作特征,瞬时间涌入视野,冲刷并震颤着人们的感官。 …
更多

卡罗尔·邓肯:从皇家画廊到公立美术馆——卢浮宫美术馆和伦敦国家美术馆

2019-08-30 7313看过

本文将关注欧洲最重要的两个公立美术馆:巴黎的卢浮宫美术馆和伦敦的国家美术馆。尽管它们的历史和收藏大相径庭,但都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革命胜利的里程碑。如果说卢浮宫的建立是通过暴力革命大刀阔斧地提出了公立美术馆的宗旨,那么伦敦国立美术馆的成立则在漫长的和平 …
更多

周令钊:从“抗敌画会”到为新中国设计

2019-08-30 17881看过

采访:秦建平(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校报主编) 整理:吴琼(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
更多

何时策展?

2019-08-29 4632看过

正如塞曼不会着眼于材料,甚至不会着眼于生产过程的流派一样,他只会着眼于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加入当代瞬间的非材料态度,这种态度已经成为策展的定义和策展人的角色。 …
更多

对话雷安德罗·埃利希:感知困惑是激发思考的一颗火花

2019-08-18 14920看过

“太虚之境”这个标题包含了两个相悖反的概念,它搭建了一个空间的框架,既指向空寂,又包含无限。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作品很大程度成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他也是一位对东方哲学十分着迷的作家。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哲学在寻找一种最根本的真相,它的答案是无法被我们的家 …
更多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